“乌鲁木齐银行行长职位尘埃落定,由在金融监管与实务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李新生担任,任职资格获监管核准。值得一提的是,自2017年启动上市辅导以来,乌鲁木齐银行高管层频繁变动,已历经五任行长。如今t+0股票配资平台,以董事长王辉和行长李新生为核心的新管理团队正式组建,能否稳定推进银行战略规划并加速上市进程,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与此同时,乌鲁木齐银行的上市之路面临多重挑战。比如波动起伏较大的业绩增长,复杂的股权结构问题以及资产质量下行压力增加,都成为其上市进程的“拦路虎”。此外,乌鲁木齐银行还面临着强劲对手,新疆银行已于今年5月正式开启上市辅导准备工作。
尽管乌鲁木齐银行在2024年年报中明确提出,2025年将“推动上市”列为年度核心工作目标,强调要提升盈利能力,确保符合上市财务指标要求,并继续推进股权确权工作。然而,面对复杂的内部问题和激烈的外部竞争,乌鲁木齐银行能否在新管理团队的领导下实现上市目标,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01 八年五任行长
时隔原行长职务调整半年后,乌鲁木齐银行行长人选正式确定。8月12日,新疆金融监管局发布批复,核准李新生担任乌鲁木齐银行行长的任职资格,同时,李新生乌鲁木齐银行董事的任职资格亦获核准。至此,该行高管团队架构正式完成新一轮调整。
公开信息显示,李新生拥有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师职称,具备十余年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工作经历。
此前,李新生曾任乌鲁木齐中心支行货币信贷管理处主任科员、调查统计处副处长等职,后升任中国人民银行克拉玛依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兼外汇局局长,在金融监管与实务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自2024年年初以来,乌鲁木齐银行董事长和行长均出现调整。
2024年初,时任行长刘亚东辞职;同年11月21日,王辉行长任职资格获核准;2025年2月28日,王辉因工作调整辞去行长职务,由副行长方炜钏代行行长职责;3月20日,原董事长任思宇因个人原因辞职,在担任行长不足四个月之际王辉接任党委书记并当选董事长;6月4日,王辉的董事长任职资格获核准。
资料显示,王辉生于1972年12月,籍贯河南新郑,工商管理硕士,畜牧师、经济师。在加入乌鲁木齐银行之前的从业经历披露较少,联合资信评级报告中显示“历任新疆境内多地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2024年6月26日被提名为该行行长,同年11月任职资格获批。
至8月12日李新生的行长任职资格获核准,乌鲁木齐银行新一轮高管架构才正式落定。
仅以行长一职来看,自2017年启动上市辅导开始,乌鲁木齐银行已更换李明利、任思宇、刘亚东、王辉、李新生五任行长。
2017年初,李明利走马上任,2018年5月便卸任行长一职,转任监事长。
2018年9月,任思宇接任行长职务,但仅隔数月,便于2018年12月被选举为该行董事长。
2019年3月,刘亚东接棒与任思宇搭档,直至2024年11月退休离岗,也成为该行任期最长的行长。
2024年11月,王辉火速补位,仅4个月后便于2025年3月便再度复制此前“行长直升董事长”模式。
2025年8月,李新生获批出任新行长,为这段密集的接力赛暂时画上句号。
高管团队在数年内变动频繁,尤其是董事长与行长职位的密集调整,或对战略执行的衔接性、业务推进的节奏造成影响。比如该行的IPO进程,自2017年启动至今仍处于辅导阶段。
如今,以董事长王辉与行长李新生为核心的新管理团队刚刚组建,未来一段时间内,高管层能否保持稳定,将直接关系到银行战略规划的连续性,也会对IPO进程的推进产生关键影响。
乌鲁木齐银行成立于1997年12月20日,其前身为乌鲁木齐市商业银行,是在原乌鲁木齐市38家城市信用社基础上,由市政府出资控股组建的新疆第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地方性股份制银行,2015年12月正式更名为乌鲁木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02 上市受阻不前
新疆地区至今未有上市系银行,但早在2017年3月乌鲁木齐银行便与海通证券签订上市辅导协议,自此正式踏上上市征程。但截至目前,尽管上市征程已走过第8个年头,仍处于辅导阶段。
从经营业绩层面来看,面临当下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乌鲁木齐银行近五年资产规模整体保持增长,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幅却出现较大波动。
2020年,乌鲁木齐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2.18亿元,同比下降4.03%;净利润11.90亿元,同比下降11.56%;年末资产总额1709.64亿元,同比增长7.85%。
2021年,营业收入33.42亿元,同比增长3.83%;净利润9.65亿元,同比减少18.91%;年末资产总额1814.21亿元,同比增长6.12%。
2022年,营业收入为29.87亿元,同比下滑约10.62%;净利润为8.73亿元,同比下滑约9.56%;年末资产总额为1932.38亿元,同比增长6.51%。(2024年年报和2022年年报数据有偏差,本文采用2024年年报披露的数据。)
2023年,营业收入为34.56亿元,同比增长约15.71%;净利润为10.35亿元,同比增长约18.61%;年末资产总额为2115.57亿元,同比增长9.48%。
2024年,营业收入为42.51亿元,同比增长22.98%;净利润为9.37亿元,同比下降9.46%;年末资产总额为2278.54亿元,同比增长7.70%。
资产质量方面,2020年至2024年,该行不良贷款率分别是1.72%、1.67%、1.58%、0.92%和1.95%。可以看出,在2023年乌鲁木齐银行不良贷款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主要系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通过核销、清收、转让等方式减少不良贷款余额。
资本充足率方面,2022年至2024年,该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正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2022年,该行资本充足率为18.14%,一级资本充足率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16.01%;到2023年,这三项指标分别降至15.16%、13.99%、13.99%;2024年则进一步下滑至14.33%、13.20%、13.20%。尽管均高于监管部门要求的最低标准,但仍对其未来业务扩张和风险抵补能力带来一定影响。
在2024年年报中,乌鲁木齐银行也表示,“2025年将继续发挥全行力量, 依托政府、监管部门、全体股东特别是国有股东的支持,圆满完成增资扩股工作,有效补充资本金,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根据联合资信评估在乌鲁木齐银行2024年主体信用评级报告中指出,2024年该行不良贷款率较2023年上升1.03个百分点至1.95%,主要系该行大额信贷资产发生违约。
2024年上半年,受宏观经济复苏迟缓影响,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其中两户及其关联方客户贷款发生违约,余额分别为14.27亿元和3.90亿元。这些客户及其关联方主要涉及投资、贸易、制造等行业,为往年当地政府招商引资时投放的贷款,目前在当地政府部门牵头下进行处置。
对于这家西北地区城商行而言,乌鲁木齐银行上市面临的主要阻碍除了业绩外,还涉及复杂的股权结构。
2024年年报显示,该行的股东构成繁杂,股权高度分散。6030户股东中170户法人股东与5860户自然人股东交织,自然人股东占比仍高达97%,遗产继承、股权代持等特殊情形的确权难题依旧未解决。
为冲刺“新疆首家上市银行”,乌鲁木齐银行也在按最新辅导节奏密集整改。根据证监会官网披露的乌鲁木齐银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乌鲁木齐银行由于历史原因导致股权结构较为复杂,国泰海通证券针对已梳理的该行在历史沿革、股东适格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整改建议并督促其执行。
同时,乌鲁木齐银行正在开展增资扩股相关工作,待履行完监管审批程序后予以实施。国泰海通证券也将持续协助该行推进股东确权、股权脉络梳理及国有股权管理等工作,并为IPO财务审计工作提供建议和帮助。
与此同时,这家志在成为“新疆首家上市银行”的城商行已经迎来强劲对手。最终,谁能真正摘得“新疆首家上市银行”的头衔,备受市场关注。
2025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金融办发布的通知显示,新疆银行获批入选2025年度自治区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成为自治区重点上市后备金融机构。5月19日,新疆银行发布上市财务顾问服务项目招标公告,正式开启上市辅导的准备工作。
新疆银行成立于2016年12月30日,由自治区与兵团共同发起设立,注册资本79.06亿元。截至2024年末,该行资产总额达1844.53亿元,较上年末增幅达50.29%,业绩较为亮眼。
为加速上市进程,乌鲁木齐银行在2024年年报中将“推动上市”列为2025年核心工作目标,提出要加强财务管理,提升盈利能力,确保符合上市财务指标要求,继续推动股权确权工作,提高确权比例。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新疆监管局在6月23日披露,同意乌鲁木齐市城市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无偿受让乌鲁木齐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乌鲁木齐银行5.69亿股股份(占比14.22%)。受让完成后,乌鲁木齐市城市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将成为乌鲁木齐银行第二大股东。
资料显示,股权出让方乌鲁木齐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由乌鲁木齐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00%持股t+0股票配资平台,是国有独资企业;股权受让方乌鲁木齐市城市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也是经乌鲁木齐市国资委批准组建成立的国有公司。